耐腐蚀哈夫节
适用于装有有腐蚀性液体的管道的维修,
产品特性
*易于安装
*耐压、耐腐蚀能力强
*使用范围广,适用于任何物料管道和工作环境
*质量保证(每件产品的内部质量检验)
*良好的售后服务
*可定制任何长度、口径
*可定制输油管道用 天然气管道用,可定制耐腐蚀耐酸碱,可定制耐高温 耐高压
型号 |
DN15-DN4000 |
基体材料 |
Q235钢塑(可定制不锈钢304,316,316L,2205双相钢) |
橡胶密封 |
氟橡胶 |
螺栓&螺母 |
8.8级高强度螺丝(可配选不锈钢螺丝) |
涂层 |
环氧粉末涂料 |
密封压强 |
≥1.6Mpa |
商标 |
宝硕 |
颜色 |
黑色 灰色 桔红 蓝色 红 |
定制长度范围 |
100mm-10m |
|
本产品使用的的氟橡胶密封垫有以下防腐优势。
氟橡胶(FKM)在耐腐蚀领域被誉为“橡胶之王”,其卓越性能源于独特的分子结构(氟含量达66%–70%)
一、氟橡胶耐腐蚀的核心优势
- 广谱耐化学介质性能
- 强酸/强碱耐受性:可抵抗98%浓硫酸、68%硝酸、浓盐酸及高浓度氢氧化钠,在120℃的50% NaOH中浸泡1000小时后体积变化率<5%,远优于普通橡胶。
- 有机溶剂稳定性:对苯类、酮类、酯类、燃油及润滑油几乎不溶胀,尤其适用于含氯代烃、芳烃汽油的工况。
- 特殊介质适配:在三氯氢硅、氢氟酸等剧毒介质中仍保持密封完整性,为化工防泄漏提供关键保障。
- 高温与腐蚀协同作用下的稳定性
- 长期耐温达250℃,短期耐受300℃(如26型氟橡胶),高温下化学键不易断裂,腐蚀速率显著低于硅胶、丁腈橡胶等材料。
- 实验表明:200℃连续工作10,000小时后力学性能保留率>80%,在230℃酸性环境中仍可持续工作3,000小时。
- 抗老化与渗透防护
- 耐臭氧、紫外线及大气老化,自然存放10年后性能衰减率<10%。
- 分子链致密性极佳,气体渗透率仅为丁基橡胶的1/5,有效阻隔腐蚀介质渗透。
腐蚀性管道
耐腐蚀管道种类多样,其选型需结合介质特性、温度、压力及环境因素。
防腐无缝钢管:石油/天然气管道,高压输油、输气管道,高温输油管线。
双相不锈钢管:核电站海水冷却管道,海水淡化、船舶管路。
镍基合金管:氢氟酸反应器管道。
锌铝镁镀层钢管:光伏支架(耐盐雾)管道、海洋光伏桩基管道。
玻璃钢(FRP)管道:市政/环保污水处理厂集输管网,油田高含水期采出水输送管道。
PPR管:制药/食品纯化水系统管道,化工稀硫酸输送管道。
PVC管:市政工程盐碱地排水、化工废水管网。
钢衬塑管道:盐化工卤水输送管道,浆液输送磷石膏浆液管道。
解决特种管道各种泄漏问题
一、腐蚀失效 (这是最常见的原因)
- 局部腐蚀:
点蚀: 氯离子等卤素离子是最主要的诱因。它们破坏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,在局部形成小阳极/大阴极的腐蚀电池,快速穿孔。常见于含氯水(海水、冷却水、市政水)、化工介质、沿海大气环境。
缝隙腐蚀: 发生在阀门垫片下、螺纹连接处、焊缝未焊透部位、管道与支架接触点等存在狭窄缝隙的区域。缝隙内介质滞留、缺氧,形成浓差电池而加速腐蚀。
电偶腐蚀: 不锈钢与更活泼的金属(如碳钢、铜)直接接触,在电解质(如水)存在下,不锈钢作为阴极虽受保护,但会加速阳极金属(碳钢)的腐蚀,导致连接处泄漏。也可能不锈钢与更惰性的金属(如钛、石墨)接触时,不锈钢成为阳极而被腐蚀。
晶间腐蚀: 主要发生在焊接热影响区或不当热处理后。碳化铬在晶界析出导致晶界附近贫铬,在腐蚀介质中晶界优先溶解。常见于敏化态奥氏体不锈钢(如304、316)暴露在酸性介质或含氯化物环境。
- 应力腐蚀开裂:
最具灾难性的失效形式之一。 在特定的腐蚀介质(尤其是氯化物、高温碱、硫化物、连多硫酸)和拉应力(残余应力如焊接应力、冷加工应力;或外加工作应力)共同作用下,发生脆性开裂。裂纹往往沿晶或穿晶扩展,宏观上可能无明显腐蚀迹象,但突然断裂泄漏。温度升高显著增加风险。
- 均匀腐蚀:
虽然不锈钢耐均匀腐蚀性好,但在强还原性酸(如盐酸、硫酸浓度不足时)、强氧化性酸(如浓硝酸、含铬酸洗液)、或高温强碱等环境中,也可能发生超过预期的均匀减薄,导致强度不足而泄漏。选材错误是主因。
二、焊接缺陷
- 未熔合/未焊透: 焊缝金属与母材或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合,形成缝隙或薄弱面。
- 夹渣/气孔: 焊接过程中熔渣或气体未逸出,留在焊缝中形成缺陷,降低强度和致密性。
- 裂纹:
热裂纹: 凝固过程中产生(如结晶裂纹、液化裂纹)。
冷裂纹: 焊接后冷却过程中产生(如氢致裂纹)。
- 咬边: 焊缝边缘母材被电弧熔化后未得到填充,形成凹槽,造成应力集中和壁厚减薄。
- 焊材选用错误: 如用碳钢焊条焊不锈钢,或低合金焊条(如309)用于高合金母材(如双相钢),导致焊缝耐蚀性或强度不足。
- 焊接工艺不当: 如线能量过大导致热影响区敏化或晶粒粗大;未进行有效的背面保护导致氧化、增碳;未进行焊后热处理(PWHT)消除应力(某些工况要求)。
三、机械损伤与磨损
- 外部机械损伤: 施工、安装、维修过程中碰撞、刮擦、重物坠落砸伤管道。
- 内部冲蚀/磨损:
固体颗粒磨损: 介质中含有硬质颗粒(砂粒、催化剂粉末),在高速流动或流向改变处(弯头、三通、阀门下游)冲刷管壁。
空泡腐蚀: 流体压力变化导致气泡产生和破裂,产生微射流冲击破坏金属表面(常见于泵出口、节流阀下游)。
液滴冲击: 高速气流携带液滴冲击管壁(如蒸汽管道弯头)。
- 振动疲劳:
管道长期受机械振动(泵、压缩机、未支撑的长管段)或流体脉动(往复泵)作用,在应力集中处(焊缝、管件、支架处)产生疲劳裂纹并扩展至泄漏。